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科大学子/校友正文

携笔从戎显豪情 “奔”向高原献青春

发布时间:2018-10-24  点击:

在周围同学看来,张建元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90后。然而,他却有一个特殊的身份——退伍兵。离开军营后,他回归大学生活,并在2016年6月顺利完成学业。毕业后,他坚定地选择奔赴西藏,建设高原、报效祖国。

2017年8月,张建元获评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组织开展的 “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典型人物。

青春是美好的,青春因奋斗而精彩。张建元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青春誓言。

携笔从戎 投身军营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消灭了蒋匪军/我是一个兵/爱国爱人民/革命战争考验了我/立场更坚定……从儿时起,这首军歌便伴随着张建元的成长,让他在心底悄悄坚定起一个梦想——军旅梦!

2012年冬,执着的张建元第二次应征报名。从前一年的征兵落选,到这一天,他整整等了300多个日日夜夜,这期间的每一天,他都会在校园里跑步健身,风雨无阻。

功夫不负有心人。从初检到复检,再到政审,一切都顺利通过,他终于如愿以偿,穿上了那身梦寐以求的军装。

2012年12月17日,注定成为张建元人生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他踏上了奔赴云南的征程,到云南昆明解放军陆军第十四集团军防化团服役,成为2008年汶川地震救灾部队中的一员。这里也成为他人生中刻骨铭心的地方。

从军两年的时光,痛过、累过,努力过、收获过,从日常训练到军事比武,从军事素质到理论学习,在他的记忆中没有哪一天可以完全放松身心,没有哪一天可以好好休息。诚然,部队的生活是艰苦的,但更多的时候它是充实的、富有意义的。

张建元最难忘记的是云南鲁甸抗震救灾的那些日子。当从新闻中得知鲁甸地震的消息,他就渴望参与救灾任务。几天后团里接到了前去救灾的命令,而他所在的二营正好被团里安排赶赴前线,作为营部的通讯员,张建元名列其中。到了震区,他们顾不上安顿下来,立即投入到清理废墟、安抚群众、消毒防疫的“战斗”中,连续几天几夜都未能好好休息。

身为通讯员,张建元既要上传下达干好本职工作,又要像普通战士一样完成全面消毒防疫的任务,但当他想起自己所在的单位在汶川地震中的涌现出来的那么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想起那位冒着余震危险冲进废墟,将一位女孩成功救出的老兵,想起那位无数次穿过塌方路段运送伤员和物资的年轻排长,他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离开震区回到单位后,团里进行评功评奖,他因经受住考验、表现出色被批准入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通过不懈地努力,2013年张建元被评为 “优秀士兵”,2014年在鲁甸“8.03”抗震救灾任务中因表现突出,被批准火线入党,并被授予执行重大任务纪念章;2014年荣获团嘉奖。

一路追梦一路歌

在军营锻炼两年后,张建元回到熟悉的校园,继续完成大学学业。

学业中断两年,要跟上新的课程,着实有些困难,但张建元没有退缩,军旅生涯教会了他再难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每天按时作息,课堂上加倍努力,课外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学习……张建元心想:如果把在部队的坚持不懈的追梦旅程放在学习上,定能够弥补两年的学习空缺,定能够顺利完成学业。终于,他渐渐跟上了学习进度。

在重回校园后,张建元时常想起部队那段充实的日子。每天下午5点,他依旧会保持部队里的训练生活,坚持在校园里跑步。五公里,十公里,二十公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他在一次次挑战中重新认识自己,在一次次超越中思考生活的意义,也正是一路逐梦的“奔跑”,支撑着他为了理想不停地“跑”下去。

扎根基层 奉献青春

大学毕业后,张建元又一次跟随自己内心的方向,坚定地选择了奔赴西部地区——西藏。

到了西藏才发现,这边的工作条件虽说不像大多数人想象中的艰苦,但对于基层乡镇而言确实存在诸多不便。一些乡镇到县城报送材料需要五六个小时的车程才能赶到,为了不影响办公,很多人都是选择在周末或节假日报送材料。当张建元发现这一现象后,他周末也待在单位里,为了不让乡镇干部白跑路,他牺牲了太多的个人时间。当有人问他:这样不累吗?他的回答是:这没什么,换位思考一下,乡镇的干部不容易,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表现,他们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就能腾出更多时间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了,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在如今的岗位上,张建元忙碌而又充实,收获着不一样的人生。半年多以来,面对忙不完的工作,每天跑前跑后,忙上忙下,“5加2”“白加黑”已然成为常态。他说,每当面对群众一个满意的微笑,每当在深夜下班的路上与同事聊起当天的收获,感觉是那样的充实、那样的有意义。

在未来的日子里,张建元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服务边疆的决心,也正是因为曾经的那身军装和“退伍兵”的身份,他时时刻刻告诉自己:我,是一个兵,是一名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