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蓝月,永利官网材料学院2016级博士班材料加工与再制造专业学生。获国家奖学金1项,国家级科研学会奖励4项,省级奖励2项,校级科研奖励2项,荣获校级荣誉称号10余项,荣获材料学院院士奖学金1项;发表论文18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主持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1项,协同研究生党支部实施“蓝色引擎”成长计划。
坚韧不拔 自强之本
“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将责任、担当摆在首位,做一个有信仰、勤奉献、懂创新的人。”当谈及如何成为一名自强型的大学生时,崔蓝月这样说道。她将责任与担当作为人生观念中的两大重要支撑点,以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为责任,树立远大理想抱负,从自我出发,不断强化各项能力,将创新突破作为担当,思路清晰地规划学习与工作活动。她对自主化生活的笃定强于常人,用理想的尺规描绘人生的蓝图。
在她的精神世界中,自主与坚强是成就自强型人格的两大法宝。即使在慵懒的周末,她也总能活跃在科研第一线。“在学习上,我一直保持不服输的精神。在科研生活中,每周必须精读一篇论文很有必要。我阅读大量论文,每天规划实验任务并硬性完成。”她的自强,使她能够清醒地保持对追梦的饥饿感。崔蓝月高效分配精力,日复一日将对学习与科研事业的坚持渐渐融入其生活之中。即使收获诸多丰硕的荣誉,她也总是不断设立目标与要求,向着更高的平台出发。崔蓝月就像一株默默无闻的仙人掌,扎根在荒漠之中,对养分愈渴望,根系便愈发达。
躬行初成 学以起航
“我决心要在今后几年大有作为!”这是崔蓝月在科研伊始时立下的誓言。一份专业论文,便是她进入真实科学世界的强有力凭证。她开始大量阅读知识文献,努力克服本科阶段所遗留的不完整、不全面的知识。经历半年的蛰伏,崔蓝月获得了大量实验数据,开启论文创作道路。回忆起这段峥嵘岁月,崔蓝月仍记忆犹新。“总结经验,永不放弃”成为其经历考验后所凝练的深刻体会。经过一系列缜密地撰写,她的第一篇专业论文终于诞生。
崔蓝月以优秀的履历,以“山东省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身份出现在我们眼前。一个优秀个体的出现都绝非偶然,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往往站着无数乐于成全的人。崔蓝月的经历也不例外。曾荣昌导师成为其期待已久的伯乐。无论是第一篇专业论文的撰写发表,还是医用镁合金材料的相关研究,曾荣昌老师都竭尽自己所能,为自己的爱徒助力。在崔蓝月记忆中,恩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篇论文反复几十遍地修改,从写作角度到数据核实,崔蓝月得到了一位严谨的科研工作者的直面教育。面对知识匮乏、经验不足的现状,曾荣昌向崔蓝月引荐了许多学术“大牛”,并自主引导课题为爱徒开拓局面,成全其更好更快发展。正是导师在背后义无反顾的支持,崔蓝月才能更从容应战诸多考验,使她先后在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Corrosion Science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0余篇。
不忘初心 惟真求新
2015年10月,崔蓝月带领研会全体成员,负责实施了 “蓝色引擎”成长计划相关具体活动,共同致力于搭建研究生与本科生合作创新的平台,为“材料人”的科研事业奋斗,促成了“蓝色精英”组的诞生。经过一年的努力,“蓝色引擎”成长计划内的研究生每年发表的论文总量持续增加,本科生拥有的科研成果也顺势增多,所获殊荣与获奖论文数不胜数。崔蓝月作为奋战在科研第一线领头人,深知科研团队发展的重要性,她以满怀的“自强”精神,带领不断壮大的科研生力军队伍齐头奋进。或许是奋斗者的共鸣,崔蓝月深知科研工作的艰难,面对团队成员的疑惑困难,她一一认真讲述并耐心解答,同学们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的模样,是她的快乐源泉。在得知学弟学妹们获得突破成就之时,崔蓝月也留下了喜悦的泪水。
追忆过往,崔蓝月印象中还深刻记起七年前不更事的懵懂模样。七年后,她已然踌躇满志,霜刃待试,奔往新的旅程。峥嵘岁月不会衍生七年之痒的怠惰,新的时代将迎来新的挑战。“自强之星的殊荣既是一个激励,也是一个鞭策,肯定了之前的努力,使我更有信心可以做好这件事情。同时也指引着我继续努力,向更优秀的人看齐,希望能创造更多我们国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与技术,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对记者,崔蓝月讲出肺腑之言。
一位自强之星,一群有志青年,一个优秀团队。他们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发挥出“1+1>2”的效能,是科大青年人的可贵榜样。我们与之对话,面对的是一个个有趣的灵魂,“自强之星”的出现,引导奋斗之风新一轮的逆袭。我们期待着,在科大的土地上,会有一个个引领思想的标杆出现,谱写属于科大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