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务必”:新时代新征程的“赶考”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这一重大论断,是党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的时代潮头,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就“赶考”问题对全党提出的新要求。
73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充分彰显了党在治国理政问题上对于永葆“赶考”的高度清醒,对于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高度自觉,对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历史主动。准确把握“三个务必”的内在意蕴,有助于我们深刻领悟新征程上的精神指引。
“三个务必”的内在结构与逻辑进路
“三个务必”植根于“两个务必”,是在坚持和发展“两个务必”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信念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力量融入其中,分别从信念牵引、作风保障和行动表现三个向度构建了新时代“赶考”精神的基本内涵,并形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首先,“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赶考精神的逻辑起点,为新时代“赶考”之路提供了理想牵引和信仰支撑。百年奋斗为人民,自党诞生之始,党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视为奋斗的初心和使命,这不仅是党的奋斗宗旨的生动体现,还是党诞生的逻辑起点,它明确回答了新时代赶考之路上“为了什么”的问题,成为新征程上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其次,“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源自中国共产党人对传统优良作风的发扬,是新时代“赶考”精神的逻辑支点,为落实“三个务必”提供了坚实的作风保证。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执政过程中,“堡垒往往最先从内部攻破”,因此,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党必须长期修炼的内功。谦虚谨慎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前提,艰苦奋斗是谦虚谨慎的内在要求,两者是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有机统一,体现了党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正是这一精神,有力推动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时代课题的成功解答,因而成为“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必要条件。
再次,“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和本领要求,是践行“三个务必”的逻辑关键。敢于斗争是鲜明品格,善于斗争是能力本领,两者是历史规律性与自觉能动性的有机统一,由此解决了新时代赶考路上,面对风险挑战应该“怎么干”的问题,是前两个“务必”的行动表现,它展现了党百余年来面对困难挑战的基本姿态,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制胜法宝。
深刻把握“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
从“一个务必”到“三个务必”,体现了新时代“赶考”精神对以往“赶考”经验认识的超越。
首先,它将问题的思考从党风建设的探索上升到对三大规律的把握。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不仅仅是执政党纯粹的作风建设问题,更非仅仅依靠执政党自律、内省所能实现,必须为艰难探索寻找前行的动力。《礼记·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前进路上,唯有先站稳立场,才会有坚定不移,继而心不妄动、镇静不燥,然后才能在从容有度中做到处事精详。因此,“务必不忘初心使命”的提出,为后两个“务必”的践行提供了内在驱动力,使问题的思考从“如何执政”升华到“如何长期执政”的高度;而“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增强历史主动的表现,它使我们的努力实现了从被动自律向主动作为、从内圣自律向“外王”建功发生转变,这种转变,才能真正推动新时代新华章的谱写。
其次,“三个务必”也深化了对党实现自我革命的动力机制的问题认识。自我革命是党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那么这一密钥如何解码? “三个务必”从自我革命的角度,为跳出历史周期率提供了一种敬畏历史、敬畏发展的科学态度——高度警觉的忧患意识。正是基于对中国式现代化遭遇的风险、挑战进行充分的估计,“三个务必”对全党的“赶考”提出了新告诫、新期盼。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急浪高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忧患绝不是悲观,忧患来源于清醒,同时又与党对伟大事业所保持的坚定的乐观心态同向同行,坚定与清醒,共同交织在“三个务必”对我们党的伟大事业的科学审视中,体现了一个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应有的心态。在忧患意识的基础上,“三个务必”所展示地面对历史、面对社会、面对发展的科学态度又是辩证的:既敬畏历史又坚定历史自信;既敬畏发展又坚持发展的自立自信;既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有坚强的决心、必胜的信念,又保持居安思危的警觉意识,这种辩证态度折射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成熟心态。
从“进京赶考”到新时代的“赶考路”,一个成熟的大党正在引航中国创造惊天伟业,让我们一起见证历史,见证奇迹。
(作者王忠春,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者高占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