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线信箱 | 信息公开 |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学校概况正文

第一编 鸿基初创 第一章 从洪山煤矿工业学校到淮南矿业学院

发布时间:2021-08-30  点击:

1951年9月,为适应新中国煤矿事业发展的需要,山东矿务局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在淄博洪山开班上课;10月10日,补办建校典礼;10月23日,更名为“洪山煤矿职业学校”。1952年7月,学校最终确定用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简称“洪山煤矿工业学校”)。洪山煤矿工业学校是304am永利集团官网入口发展史上最早的一个源头,304am永利集团官网入口的历史由此开始书写。

一、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的创建

(一)建校背景

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的创建与新中国成立后的工业发展形势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百废待兴。随着政权的巩固,工业生产开始逐步恢复,其中煤矿生产是较早得到恢复的领域。

山东省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1951年7月4日,山东矿务局向省文教厅呈文,指出根据矿山的生产实际,必须有计划地培养大批技术人才,以担当将来机械化采煤的重大任务,决定于当年暑期在原有山东矿区第一煤矿职业学校(原贾汪职中)基础上,在淄博洪山建立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拟招收200名学生,学制为四年,招生对象为高小文化程度的职工子弟、青年工人及青年学生等。随后,省文教厅将此事报请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煤矿管理总局很快作出批示,同意在洪山矿区开办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于1951年秋季开始招生。这一决定的下达,拉开了建立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的序幕。

学校选址定于淄博淄川,主要是基于当地的资源分布与经济文化背景。淄博位于山东省中部,是省内重要的工业城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齐文化的发祥地。淄川不仅贸易繁荣,文化灿烂,而且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就成立于洪山煤矿所在地洪山镇,这里是清代著名志怪小说家蒲松龄的故乡。淄川一带的煤炭开采古已有之,久负盛名。20世纪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淄川发现了三处古煤炭窑址,据考证,年代最早的一处建成于北魏时期,说明在1500多年前,淄川地区已经开始具有成熟的煤矿开采体系。同时,淄博地区在历史上还是著名的陶瓷生产地,这里开采的煤炭正好作为烧制陶瓷器的燃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近代以来,随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瓜分中国的浪潮中,淄川地区的煤炭资源也成为列强觊觎的对象。1898年,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攫取了山东铁路的修筑权以及在铁路两旁30里内开采各种矿产的特权。淄川煤矿因资源丰富、煤质优良成为德国掠夺的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接管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淄川煤矿的开采权又落到了日本侵略者手中。德、日对淄川煤矿的经营,本质上是列强对我国资源的掠夺,只是当时中国积贫积弱,没有自主权,不得不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矿山资源的开发权和利用权重新回到了中国人民的手中。由于战争的长期破坏,中国的工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十分落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巩固和土地革命的基本完成,党和政府提出快速发展国民经济,医治战争创伤,改善人民生活,变落后农业国为先进工业国的国家发展规划。在石油等资源尚未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前,煤炭是主要能源,被称为“工业食粮”,因此,尽快恢复煤炭生产成为当时国家的一项重大任务。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性的煤矿工作会议,提出恢复和发展煤炭工业的战略方针。在煤矿管理总局的具体部署下,全国各地煤矿的开采和生产,迅速得到恢复、改造和发展。作为煤炭资源大省,山东的煤炭工业受到国家和省政府的重视,华东煤矿管理局仍然设在山东,山东矿务局则是其领导下的多个省局中的重要机构之一。在山东省内的各个矿区中,由于淄川煤炭丰富,煤矿分布多,受到山东矿务局的特别重视,其中洪山煤矿是淄川矿区的三大煤矿之一,因此经过考量,煤校最终选址于此。

1951年4月,全国煤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为服务当时的生产发展,会议提出大力开办学校,以造就大批技术干部,适应煤矿建设的需要。据此,山东矿务局把新建煤矿职业学校提上了议事日程,决定成立为本省煤炭工业服务的专门学校,培养煤炭行业技术工人,洪山煤矿职业学校应运而生。

(二)学校的组建与发展

1.洪山建校

在作出决定建校的规划后,山东矿务局对此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组成学校筹建领导机构,并转发煤矿管理总局《矿区煤矿职校通则》,要求洪山煤矿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抽调专门人员,迅速着手筹办新校事宜。1951年7月,洪山煤矿组成学校筹备委员会,开展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并为建立校舍和购置设备进行积极的筹划。委员会进行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是确定校址,经过考察规划,决定将校舍选定于洪山煤矿西山,即原华东工矿部疗养所旧址。为满足办学需求,由洪山煤矿划出房屋22栋,以作办公、宿舍之用。又将原有的6栋房屋整修,以作教室之用,并要求礼堂于8月底改建完成。按此规划,校舍面积共计4571平方米,可容纳学生300人,若每班以50人计算,可设置6个班。面对教学人员不足的困难,委员会多方联系,抓紧时间配备授课教师。一方面,建校人员与山东省文教厅、徐州市(徐州此时属山东管辖)文教局联系,从贾汪职中调来部分教师;另一方面,煤矿管理总局、山东省教育厅从江南招聘、分配了一批新教师,同时还从矿区吸收了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工人承担一定工作,保证了学校在秋季学期能够开展教学工作。但需求量较大的专科教员,特别是对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的采矿、机械等学科的任职教师,短时间内仍然难以全部到位,只能留待后续工作中进行补充。总的来说,尽管时间紧、任务重,学校筹建中的各项工作未能一次性完善,但参与建校的人员,从领导到一般职工,出于对国家建设和行业发展的热忱,不畏困难,付出了艰苦的努力,保证了学校的顺利落成。

1951年9月10日,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正式开课;10月10日,学校补办了建校典礼。

2.校名的数度变更

学校建立前后,校名经历了数度变更。在学校规划创建的过程中,山东矿务局遵照煤矿管理总局的统一规划,将校名定为“山东矿区第二煤矿职业学校”,学校的定位为职业学校。1951年9月10日正式开学后,学校又奉上级指示改名为“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10月10日的建校典礼就是用的这个校名。但这个校名的使用时间也非常短暂,10月23日,煤矿管理总局教育处又专门下文,要求各地的矿务局重新统一确定各煤矿职业学校的校名,经过重新规划,“山东矿务局第二煤矿职业学校”以学校驻地命名为“洪山煤矿职业学校”,隶属山东矿务局。1952年7月,随着院校调整的开展,遵照煤矿管理总局的指示,学校的性质由山东矿务局所属的职业学校变更为燃料工业部所属的中等专业学校,更名为“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这是学校一年之内的第三次更名,也是学校使用时间较长的一个校名(后来淮南煤矿工业学校的搬迁更名,不过是这一名称的延续)。这个校名比较具体地规定了学校的隶属关系、办学地点、教学内容和办学性质,可作为学校源头的确定用名。

3.组织机构的设置与招生工作的部署

在正式开学前,学校首先进行了组织机构的设置和招生工作的部署。新成立的洪山煤矿职业学校由校党总支负责,刘博愚担任党总支书记,同时设副校长职务,由尹光宇担任,后又增设葛晨光任副校长并主持工作,尹光宇负责总务。基本体制是校长之下设立教务处和总务处。教务处下设教务组、辅导组、文印组、教学研究小组(包括文史组、业务课组、数理组)、图书馆,总务处下设会计组、事务组、医疗室。1951年8月,按照山东矿务局的总体部署,学校拟定招生章程,分赴各矿区招收学生。第一年,学校内设高职部3个班,共有148人。分为采矿、机械、土木三科,均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同年底,学校有教职工42人,其中专职教师11人。1952年上半年,教职工增至45人。

(三)教学组织工作的开展

学校建立之初的招生工作,主要在山东省内特别是矿区进行。1952年招生工作开展后,因为山东省内初中毕业生不足,遂由华东区统一调配,于8月从苏南招收新生300名,由济南招收80名、潍坊招收50名,西北工业部送来20名,共计新生450名(实际到校445名)。分为采煤科5个班、机械科2个班、电工科2个班,共计9个班,连同二年级3个班,全校共有12个班。

1952年7月,学校进行了专业调整,设采煤、机械、电工三科,原采矿科改为采煤科,设煤层地下开采专业,原机械科改为矿山机械检修专业,原土木科改为电工科,设矿山电气检修专业。同时对校舍进行了再扩建,第一批教室、办公室于10月初完成,计3281.64平方米。第二批大礼堂、实习工厂计划于1953年5月底完成,计1700平方米。基础设施的完善,极大地便利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教师数量也有所增加。到1953年上半年,全校教职工达145人,有专职教师33人,包括吕廉清、孙可文、阎宗林等人。党总支书记仍由刘博愚担任,同时增设教学副校长,由赵鼎甫担任。学校设立校务会议讨论教学、行政等事宜。在校长之下,设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政治辅导室;教务处下设采煤科、机械科、电工科、文印组、注册组、教务组、普通课学科委员会、图书馆、实习工厂;总务处下设会计组、事务组、医务室,分别负责具体工作。

作为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发展生产的需要而建立的专门学校,洪山煤矿职业学校建校初期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无论是教职员工,还是来自各地的学生,都没有退缩,他们抱着“越是艰苦越革命”的信念,满怀激情,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学习之中。这时的学校虽然级别不高,只是一所中专,但课程设置齐全,教师队伍素质较高,他们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大部分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满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工作热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和其他各项工作。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十分高涨,除了就餐、睡觉和规定的活动外,几乎将全部时间用于学习,准备毕业后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作为学校历史上的第一批学生,虽然在洪山求学的时间短暂,但这段时光在许多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在老师辛勤的教导下,同学们追求进步,刻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专业基础,毕业后成为国家煤炭事业建设的中坚力量。

二、搬迁更名淮南煤矿工业学校

1953年春,随着过渡时期各项建设的开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拉开序幕,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为办好煤炭类学校,同时为满足煤炭工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决定将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往我国著名的煤炭生产基地——安徽省淮南市。从此,学校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开始了在淮南的办学时期。

(一)学校的搬迁与建设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偏北,物产丰富,历史悠久,既是著名的煤炭产地,也是闻名遐迩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洪山煤矿相似,近代时期的淮南煤矿同样饱经风霜,先后经历了日军掠夺、官僚垄断,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回到人民怀抱。1953年4月30日,华东煤矿管理局下达指示,将即将搬迁的洪山煤矿工业学校的办学地点改设在原淮南煤矿工人速成中学的旧址,即淮南市洞山车站北,以利用已有的一部分校舍,同时继续扩建新校舍。办学地址确定后,学校的党政领导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就搬迁问题进行商讨。随后派出专人远赴淮南,与淮南矿务局、淮南煤矿工人速成中学等进行接洽,就校舍交接和继续扩建等工作达成了一致意见。淮南市的党政领导和人民对学校的到来表示欢迎,同时做了一定的准备工作,迎接从齐鲁大地而来的学校师生。

1.学校的整体搬迁计划

1953年6月7日,学校制订《洪山煤矿工业学校迁校工作计划(草案)》,主要内容包括迁校的目的要求、组织领导、工作步骤与方法、在迁校中要注意掌握的问题等。根据这个计划,学校首先专门成立了迁校委员会,加强组织领导。委员会由校长、教务主任、总务主任、政治辅导室主任、工会代表、团代表、各科主任和教师、学生代表共13人组成,负责统筹各项工作。在迁校委员会之下,由各具体业务部门指派专人组成小组,负责整理各部门的一切物资。同时,为消除师生中存在的某些疑虑,学校专门进行了思想教育,根据师生来源地区的不同情况,召开了一系列的会议,向师生说明迁校是为了适应祖国大规模建设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办好学校,对教学和学习更加有利。经过学校的动员,广大师生表示理解和接受,并针对部分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学校领导认真听取意见,同时设法解决师生面临的困难。

搬迁工作很快紧锣密鼓地展开。从6月10日至6月底,在迁校委员会的领导下,各部门开始清理物资。7月1日开始,学校的机器、图书、仪器仪表以及文件、用品等,在交通部门的支持下,有条不紊地装车起运。至7月25日,学校物资搬迁任务基本完成。随后是人员的迁移,二年级学生自7月6日至8月底,在淄博完成生产实习后,由指导教师带领到淮南。新招收的一年级学生在暑假结束前自行到淮南新校址报到。学校的党政领导和广大师生对搬迁工作十分重视,做了到位的思想动员和充分的准备工作,发挥全校师生的力量,克服了种种困难,顺利完成了搬迁至淮南的任务。

搬迁至淮南后,学校接收淮南煤矿工人速成中学的教职工31名。这时,全体学生及教职工、家属,共计1100多人。1953年7月,洪山煤矿工业学校改称“淮南煤矿工业学校”,占地面积达4万平方米。

由洪山煤矿工业学校改建而来的淮南煤矿工业学校,仍然隶属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煤矿管理总局。1953—1957年,随着上级指示和隶属关系的变化,学校的名称也经历了一系列变化,先后为燃料工业部淮南煤矿学校、燃料工业部淮南煤矿学校、煤炭工业部淮南煤矿学校、淮南煤矿学校,但学校的主体保持不变。

2.学校组织体制的构建

搬迁后,学校为尽快恢复正常秩序,经煤矿管理总局批准,对组织体制进行了细化和调整,校长下设立校长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校务会议。校长办公室包括:秘书,协助校长办理日常行政工作;人事,负责教职员工调配、工薪材料保管、政治思想教育、机关保卫等;文书,负责公文收发、拟稿、缮写及档案保管。教导处包括:教务股、政治辅导股、普通课学科委员会、基础技术课学科委员会、采煤科学科专业委员会、机电科学科专业委员会、实习工厂、图书馆。其中,教务股负责教学行政、教学研究、教师课程分担、课程排列、教学计划制订及教材讲义印刷等工作,政治辅导股负责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生活指导及注册组织等。总务处下设会计股、事务股、医务室。新组织机构的建立,为学校工作的全面展开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领导班子也进行了一定调整,党总支书记为刘博愚,校长为淮南矿务局局长李任之(兼),副校长为葛晨光(主管总务)、赵鼎甫(主管教务)。1954年10月11日,煤矿管理总局任命朱瑞岭为校长。1957年2月15日,抽调原抚顺煤矿学校王立德任教务副校长。

3.校舍建设工作的开展

初到淮南时,由于所接收原速成中学的校舍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从1953年8月底开始,学校进行了校舍扩建工作,规划建造了教研大楼、浴室、医疗室、招待所、实习工厂,共计4460平方米,于12月底全部竣工。到1954年底,学校已有充足的教室、物理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基本上能满足教学需要。生活设施如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食堂、医疗室等,也逐步完备,师生生活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仅图书馆、阅览室较为紧张,但学校积极创造条件,一方面规划建设新的图书馆,一方面在图书馆建成前新开辟两间阅览室,一为报刊阅览,一为专业书籍阅览,各能容纳40多人。新图书馆建成后,房间宽敞,设备齐全,气象为之一新,图书管理体制也趋于完善。学校建立了图书借阅制度,为师生办理借书证,实行开架借阅,将外文书1554册分类建卡。1957年,学校共购进图书4771册,图书馆藏书达62154册,为教学、科研和教材编写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同时极大地满足了师生的业务需求。此外,为保证师生锻炼身体的需要,学校扩建了体育场地,建设了跑道、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田赛投掷跳远场地等。实习工厂也得到扩建,可容纳100人,并且可以满足不同工种同时进行实习的需要。

(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与完善

在迁校工作基本完成后,学校进行了专业调整,招收新生和调整专业并行,同时补充了一批新的教师,保证了教学科研工作的有序进行。

1.学科调整与教学科研工作

1953年暑期的新生招收,由贾汪初级职业中学考选35名,由淮南初级职业中学考选132名,合肥统一招考录取35名,煤矿管理总局由北京矿业学院煤矿技工专修班派来3名,共计205名。学校又进行了专业调整,将原有的机械、电工合并为机电科,由原来3个专业变为采煤和机电2个专业。包括从山东迁至的学生,全校共计15个班,在籍学生达711人。

迁校淮南后,学校在原有基础上吸收补充了一批新教师。1953年底,学校有教师60人、职员53人、工人51人,共计164人。到1954年,学校实有教师82人。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学校按照高等教育部颁发的教学计划安排课程,保证充足的学时。任课教师皆需记录详细的教学日志,以了解教学进度和学生平时测验成绩,并由教务科派专人检查,每周六汇总统计。教师间彼此交流,发现问题尽快解决。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非常重视,校长、科主任、学科委员会主任等经常深入班级听课,了解教学情况。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多次开会讨论教学方面的问题,了解教学进度、教学效果、授课计划、教学方法等。

学校领导和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革教学方法。在讲授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时,为使学生易于领会,学校统一购置和由教师自制了一批教学用具。为增强课堂内外的知识储备,图书馆投资8000余元,添置图书60166册,极大地便利了师生的课后学习和资料查寻。学校不仅重视课堂教学,还重视课外作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对成绩较差的学生,学校采取了组织课外补习、免除额外工作、设立辅导室等措施,以便他们能够跟上教学进度。学校在教学之余还为当地提供社会服务,1955年为淮南矿务局完成了两期技工培训的任务,有力地支援了当地经济建设。

1956年,学校确立了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任务,继续深入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向全体教师提出,必须勤勤恳恳、刻苦钻研,充分备好课,争取上好每一堂课,千方百计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校继续与淮南矿务局协办中等技术夜校,帮助夜校解决师资、设备、教材等方面的不足,为培养专门的技术工人提供帮助。

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学校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一方面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各项工作。教师明确了学科活动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关键,学科活动逐渐活跃起来。全校19个学科委员会皆进行了系统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1)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教法。各个学科均开展了大量教研活动,如采掘学科举行了如何执行大纲的讨论会,使教师认识到教学大纲可以灵活掌握,教材内容应该是在依据培养目标、专业性质和结合厂矿实际的原则下选定的,同时避免一上来就过多涉及不符合学生水平的高深理论。根据培养目标、现场实践需要和与学生水平相适应的原则,机电小组把“35千伏以上的油开关”“无油开关”“非对称动电阻计算”“自动重合闸”“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架空电网导线机电强度计算”等教学内容做了精简。采煤小组把复杂的“自动化绞车”删去。矿山机械学科在研究大纲的同时,针对较复杂、难讲授的章节,如“压气力学基础知识”“通风机的联合工作”等,开展专门研讨,明确了讲授目的、教材内容和讲授时间,并指派专人充分备课,在学科内进行试讲,再进一步研究教材的深度、广度和教法。此外,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也结合大纲和实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保证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能够为大多数学生所接受。

(2)加强教学工作,组织观摩教学和相互听课。为学习优秀教师经验,取长补短,各个学科大多组织教师进行了集体听课或观摩教学。如矿山机械学科一学期共进行了5次教学观摩,力学学科每周集体听课1次,物理学科对难度较大、学生难以掌握的内容进行了集体循环听课,化学学科相互听课达3次,其他的学科也大致如此。通过互相交流学习,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认识到在常规的课堂讲授中,熟悉掌握教材,抓住重点,适当地运用教法,掌握快慢节奏,适当使用教具、板书,语言表达生动,联系实际,都是上好课的必要条件。此后,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进一步开展对教材、教法、教具制作的研究,以及对教育学、心理学的学习。

(3)自制教具。由于学校开设的学科多为理工科,为保证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各科教师发挥专长,就地取材,自制了各种教具。如机械学科设计了“测量水量的堰口”“隔板”,地质学科绘制了“地质年代表”,物理学科制造了“螺丝测微计模型”,其他学科也大多自制了教学图表,变抽象为具体,变认识为实践,提升了教学效果。

(4)编写教材和实验指导用书。如机电专业编写了教学讲义,电工学科编写了实验指导书。教师还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编写了习题集,保证在课堂教学之外查漏补缺。由于各学科活动的开展,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5)开展科研工作。学校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不但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开展。教师们在编写教材、讲义,相互切磋教学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最终能够落到纸面,形成具有实际意义的学术成果。1957年,矿山运输学科教师孙可文写成《矿用电机车牵引电网计算问题的探讨》一文,在《煤矿技术》杂志上发表。这是他的第一篇学术论文,也是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2.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

作为一所以培养煤炭行业专门人才见长的学校,学校自洪山建校以来,就非常重视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洪山办学期间,由于时间较短,实习与毕业设计工作没有具体实施。搬迁至淮南后,学校仍将其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基本环节,并组织师生进行了具体实践。

(1)生产实习。1954年,按照教学培养大纲的要求,学校安排一年级进行教学实习,二年级进行生产实习,并在1955年组织毕业生的毕业实习。学校制定了详细的方案,由校长、教务副校长直接领导实习工作,教务科、总务科、专业科负责办理有关事项。首先制订生产实习计划、规程,派专人赴厂矿进行联系,根据厂矿的具体情况,对计划进行了一些修订。随后,在学生中进行动员,研究实习计划,准备实习用具、仪器和书籍。在安排实习地点时,具体分配是:地采三年级4个班,分别在新汶、陶庄和贾汪的夏桥、韩桥4个矿实习;机电三年级4个班,分别在洪山和淮南的新庄孜、大通、九龙岗4个矿实习;地采二年级2个班在洪山矿实习;机电二年级2个班在贾汪矿实习。在具体实习工作中,三年级学生以见习班长、见习技术员的身份实习,二年级学生均以工人的身份实习。同学们在教师的率领下,虚心向厂矿工作人员学习,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完成的实习报告,总体而言内容较丰富,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查结果均能及格。这是学校组织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实习,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预期成效。教学实习则在教学实习工厂中进行,按照工种的不同(车、钳、铸、锻、焊)分成小组轮换操作。经过实习,同学们对这些工具的性能、使用方法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并能制作简单的机件,为日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1955年以后,尤其是在1956年,学校对实习环节进行改革。1956年,全校35个班共1535名学生,均组织了生产实习。实习从4月中旬到8月底止,前后达四个半月之久。实习地点分布在淄博、新汶、贾汪、淮南、枣陶,共包含5个矿务局所属的21个厂矿。担任组织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66人,由于实习人数多,部分非专业教师被抽调来带队,还有的教师连续指导2次。学校对这次生产实习非常重视,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先后召开了三年级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联席会议,一、二年级实习指导教师和班主任联席会议,各单位负责人与学生班干部联席会议等数次全校性的实习会议,明确了实习的意义、复杂性和艰巨性,对实习的原则和方法作了规定。在进行实习前,学校首先组织指导教师学习有关文件,编制实习手册,力求实习内容符合学习大纲的规定。为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指导教师提前到达实习厂矿了解情况,与厂矿技术人员一起制定实习进程表。在学校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谢二矿实习队,有许多学生能独立负责采煤队长的工作,即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也有90%以上能够实际动手操作。新汶、枣陶等矿的实习队,不少学生能负责指导一个班的工作,配合厂矿超额完成了生产任务,获得厂矿领导和工人的称赞。系统的实习经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毕业设计。淮南煤矿学校对毕业设计相当重视,将其视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环节。从1956年下半年开始,在学校的统一规划下,各学科抽调专人先行下矿了解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毕业生实习出发前,会得到不同专题的毕业设计任务书。1957年,学校共有毕业生376人(其中采煤专业4个班184人,机电专业4个班192人),均进行了毕业设计。在这次设计中,参与的指导教师共25人,平均每人指导学生15人。设计时间平均30天,答辩5天。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同学们通过亲自收集资料、提出方案、计算绘图、写说明书等,提高了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得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对教师而言,这同样是完善业务技能的过程,通过下厂矿、出专题、阅读现场资料和指导答辩,也进一步熟悉了生产,提高了业务能力。

(三)教师进修与培训

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学校还重视对教师的培养和管理工作,特别是组织教师进行业务进修。由于新补充的教师较多,教学经验相对不足,学校随即展开了面向教师的业务学习和培训工作。首先是业务技能的加强,主要研究专业知识和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此外,为增强教师对各项政策和规章制度的了解,学校组织教师研读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中等专业学校规则,以及《考试考查办法》《班主任须知》《五级记分》《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规章制度。为提高师资水平,先后派16人前往高等学校进修。

此外,根据学校要求,各学科进行了具体的规划。例如,采掘科开展了“水力采煤法和掩护支架”的读书报告;语文学科规定教师进修课目为“中国文学史”“文艺理论”“语法”,每位教师必须选修一门;还组织了“作文教学”“五级分制”“课堂教学”等有关专题性的学习与讨论。学校指出,各学科都应从教学的需要出发,结合实际需要,采取多样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进修,以提高业务水平。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

在淮南安定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校在教学管理工作和基础设施建设诸方面逐步走上正轨。在基本的学习生活之外,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样是学校需要关心的问题。由于学生来源较广,年龄较小,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之当时整个国家正处在“一化三改造”的关键时期,关心年轻一代的思想状况尤为重要。因此,教职工不但有繁重的传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从1953年下半年开始,为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学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思想教育。

首先是入学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开展。由于学校所设专业大多偏重实践,并非传统的研究型学科,因此存在新生入学时情绪不稳定,对所学专业(尤其是采煤)存在种种顾虑的现象。对此淮南煤矿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如报告会、座谈会、迎新晚会,以及邀请优秀毕业生介绍工作经验、邀请劳动模范作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增加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同时,由教师带领学生到矿区实地参观,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来消除他们对煤炭行业的种种误解,使学生认识到煤矿专业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性,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煤矿事业、献身国家建设的热情。

其次是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始终,常抓不懈。淮南煤矿学校在日常工作中,把思想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这一时期,学校将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组织学生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宪法,以及毛泽东主席的“三好”号召,关心国家大事和政策方向。还通过班级教育、庆祝国庆节、纪念“一二·九”“一二·一”运动等,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提高学生的觉悟。同时通过组织大扫除、绿化校园等活动,进行劳动和卫生教育。还鼓励师生走出校门,参加农业合作化的宣传。学校把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既向学生讲清道理,又让学生在劳动中得到锻炼。为了使毕业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学校特别在毕业生中开展党的路线方针的学习,以及毕业分配后如何工作的教育,使他们的觉悟有了提高。

同时,学校在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时以正面引导为主,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学校强调,思想教育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事实分析说理,及时进行表扬、批评,避免处理问题简单化。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多采取分别对象、个别教育的办法,少用泛泛的号召,纠正不检查、不总结的作风。学校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如文艺会演、放映电影等,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艺术趣味的培养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起了良好的作用。总体而言,淮南煤矿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尽管条件仍然艰苦,但整个学校形成了健康、快乐、向上的氛围,就像一个大家庭。教师们作风正派,忘我工作,精心施教;学生们思想淳朴,满怀激情,认真学习;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真诚相待,展示出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时代风貌。

总之,作为一所以培养煤炭行业技术人才为主的学校,淮南煤矿学校坚持以思想教育和教学工作为中心,注重课堂教学、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环节的完善,数年间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高,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1954年8月,第一届毕业生107人顺利完成学业,走向工作岗位。到1957年8月,共计为各个单位输送毕业生1071人。淮南煤矿学校的毕业生理论功底扎实,业务操作能力过硬,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许多毕业生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骨干力量。在国家建设的浪潮中,他们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以高昂的热情投身轰轰烈烈的煤矿建设事业,不计较工作环境,不讲究生活条件,为多出煤、出好煤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为我国煤炭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淮南矿业学院的成立与发展

1958年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1956年,党的八大召开,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制定了党在新形势下的路线、方针、政策。1957年,国家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顺利完成。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正式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上下“大跃进”与“三面红旗”的促进下,高等教育迎来“大跃进”的高潮。1958年7月,根据国家有关部门规划调整,在淮南煤矿学校的基础上,淮南矿业学院宣告成立,结束了早期中等学校的办学历史,学校由此跻身于煤炭本科院校的行列,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学校组织管理机构的建立与调整完善

淮南矿业学院成立后,在学校原有基础上,对领导部门、组织机构和教学机构进行了新的构建。首先组成新的领导班子,叶文选被任命为党委书记,冯尊美为副书记,院长由淮南矿务局局长康志杰兼任,笑散、董新华为副院长,不久笑散又被任命为党委副书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加强了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淮南矿业学院自升为本科院校以后,和当时全国绝大多数高校一样,自上而下从院到系,实行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领导下的院务委员会、系务委员会负责制,即使在教研室,也同样以党支部为核心,即当时流行的“一揽子领导”。这种体制在加强党对高校的绝对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党组织对行政业务包揽过多,导致政治、业务分工不明确的问题,挫伤工作的积极性。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对高校领导体制进行了调整。1961年9月,中共中央批准试行《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俗称“高教六十条”),起初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行,1962年3月后,开始在全国高等学校中试行。该条例规定,高等学校中,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党和非党的团结合作;高等学校的党委会是中国共产党在学校中的基层组织,是学校工作的领导核心,对学校工作实行统一领导;高等学校的领导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以校长为首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高等学校设立校务委员会,作为学校行政工作的集体领导组织。校务委员会在校长的主持下,讨论和决定学校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根据这个精神,1962年12月16日,淮南矿业学院经过三次会议讨论,形成了以笑散为主任委员的院务委员会,其中包括非党员干部和非党员教师5人。关于全校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院长提交院务委员会讨论,作出决定后再贯彻执行。学校院务委员会建立后,全面负责学院的日常事务。院部成立办公室、教务处、总务处、人事处,以及设立采煤、机电2个系。采煤系设煤层地下开采和矿井建设专业,机电系设矿山机电专业。在系之下设14个教研室,分别为采煤方法教研室、井巷工程教研室、地质测量教研室、经济组织与计划教研室、机械教研室、矿山机械教研室、力学教研室、制图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俄语教研室、数学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化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室。领导体制和教学机构的建立与完善,为保证正常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1963年3月,经院务委员会批准,两系成立了系务委员会,各由9人组成。系内重大工作问题,经系务委员会讨论后作出决定执行。又健全了系的党、团、工会组织,配备了干部。各个教研室基本上配齐了主任、副主任,具体负责教研室的工作。学院成立了学生会,两系成立了分会,成为学生自我管理的群众组织。同时,撤销科研处、生活福利处,加强了教务、总务两处的人员配备。领导体制的调整和健全,使各项工作有领导又有分工地进行,改变了过去由党组织“一揽子领导”的做法。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学校的正常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全面开展教学工作

1.改进教学工作

淮南矿业学院组建之初,恰逢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特殊的“大跃进”时期。在“左”倾冒进错误的影响下,教育领域也受到了较大的冲击。1958年底,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发现了“大跃进”中的一些问题,随即召开了一系列会议,“左”倾错误开始得到纠正。12月22日,党中央批转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问题的几个建议》,指出必须注意教育革命中劳动过多、忽视教学质量的现象。1959年1月20日,党中央又专门召开教育工作会议,总结了上年教育的成绩和不足,尤其是对“大跃进”期间出现的“停课闹革命”、没有很好地上课、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进行了反思,并提出1959年的教育工作“主要是巩固、调整和提高,并在这个基础上重点发展”。为贯彻中央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淮南矿业学院及时作出规划,提出“必须建立起正常的教学秩序”,“要抓住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围绕教学来全面安排一切工作”。学院党委随即发出以教学为中心,全面开展教学工作的指示。

为保障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学院党委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结合师生的意见,根据学校实际制订了相应的教育计划。在强调政治挂帅、把生产劳动列为正式课程、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同时,调整此前过分强调政治运动的做法,认为学校的首要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恢复正常教学秩序。据此,要求学校各领导部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严格监督教学计划的执行。在教学方面,教务科与各专业科应提前制订计划,并通过各种方式检查教师的授课计划、课时计划、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等。在保证教学任务的同时完成生产任务,处理好教学、生产劳动、科学研究的关系,全面安排,统筹兼顾,做到教学和生产两不误,以教学理论改进生产质量,以生产实践提高教学质量。在实习方面,学生下煤矿从事生产劳动必须结合所学的专业理论,保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而不应单纯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把学生当劳动力。为保证生产劳动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较好成果,专业科必须与厂方建立密切的联系,共同研究、讨论与制订生产劳动计划与大纲,使计划、大纲既适应教学要求,又符合生产实际。在新计划确定后,应按照教学内容的进展把生产劳动分散到各个学期,废止过去动辄停课参加生产劳动的片面做法。同时,学校通过专题研究、专题讲座、读书报告会、教学经验交流会、重点观摩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同时,学校还采取措施,合理安排师生的教学与其他活动时间。校党委决定,对师生的教学、文体、社会、组织活动、休息等,应作出全面、妥当的安排。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活动,保证作息时间合理。例如经过调整,把政治理论教学的4小时与课外讨论的4小时,均安排在星期六。这使得学生参加时政学习和听大报告等,均不需要临时调课、停课,既保证了思想政治学习,又保证了课程表的稳定性。为保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还规定教务科、专业科应根据教学计划,尽量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把主要的精力用于教学,同时学生也必须保证时间主要用于学习,学生干部不应兼职太多。各教学辅助部门如图书馆、实验室、仪器室、实习工厂等,也应密切配合教学任务的完成。经过调整,学校的重心转向采取一切措施保证教育教学的质量,按时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1959—1961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大跃进”期间牺牲农业发展工业的负面影响,我国出现严重的粮食危机,加之中苏关系恶化,苏联撤走几乎全部的援助,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为应对危机,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1961年1月,党中央召开八届九中全会,确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简称“八字方针”)。这是1958年“大跃进”以来经济指导工作的一次重要转变。在党中央的部署下,全国各行各业由“大跃进”转向了大调整。9月,《高校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经党中央批准实行,标志着教育领域的政策开始调整。该《条例》指出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种专门人才,同时还指出高等学校应正确处理教学与其他活动的关系,必须以教学为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条例》先在教育部直属高校试行,后推行至全国高校。1962年1月,煤炭工业部在阜新煤矿学院召开会议,讨论了试行该《条例》的问题。

《条例》颁布后,淮南矿业学院党委十分重视,在全校师生中进行了传达,并分别组织处级以上干部、教师、学生和职工,进行了逐条学习。经过学习,大家认为《条例》指出了学校工作的方向,正确地处理了学校各项工作之间、各个部门之间的关系。在认真领会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学院党委综合大家的意见,在全院开始贯彻《条例》,根据实际情况对不符合《条例》之处逐步加以改进。学校在领会《条例》精神的基础上制定了《1962—1963学年工作纲要》,又向全院师生转发教务处《1962—196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要点》,强调深入贯彻《条例》精神和“八字方针”为目前学校的中心工作和任务。1961年9月以来,淮南矿业学院为落实《条例》,以党中央和教育部、煤炭工业部的文件精神为准则,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首先是修订规章制度,稳定教学秩序。淮南矿业学院建立之初,由于管理不严,曾一度出现教学管理松弛、考核成绩不严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党委从整顿教学行政工作入手,要求严格执行开课计划和生产劳动计划。同时修订了学生守则和考勤办法,对学生管理和成绩考核作了详细规定。为保证实验实习及课后学习的有序进行,还制定了实验室、图书馆、资料室和实习工厂的管理细则,使师生们在工作上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障了教学秩序的稳定。其次,学院统一修订了教学计划和大纲,改进教材质量。对学院开设的煤层地下开采、矿山机电、矿井建筑三个专业,制订了详尽的教学计划。对二、三、四年级的过渡性教学计划,也作了相应的安排。学院本着“少而精”“削枝强干”的原则,修订各学科的教学大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既突出基本知识的学习,又保证实践技能的训练。为使学习有所参考,学院还制定了教材管理办法。学院认为当时教学中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建设,在1961年9月颁行的《教材管理办法》中,要求“所有开出课程,开课教研组应选定一种主要参考书(教科书、自编讲义或外校可买到的交流讲义)作为教材”。除此之外,还应指定参考书以供学生阅读。1962年9月,在教务处教学工作计划要点中,又明确指出各门课程的教材,采取“以选借为主,自编为辅”的原则。除订购统一教材外,有条件的教研室可以有计划、有组织地编写教材。为保证教材质量,通常是“大家讨论、分工负责、专人总成、集体定稿”,提倡个人编写、集体征求意见的方式。鼓励教师按照四年制本科的培养目标以及各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深入研讨,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编写出适合各科使用的教科书。在教师们的努力下,编写出《普通测量》《矿井提升》《建筑力学》《普通化学》等教材和讲义,基本上满足了教学需求。学院还强调,教师要深钻教材,对较难的问题摸索出讲授方法。应当在作业批改、课堂提问、实习实验、设计指导和日常答疑中,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到有的放矢、教学相长。各学科应定期召开会议,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制图、计算、外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各个教学环节,如课堂讲授、现场教学、实习实验、考试考查等,也都提出了相关要求。

(2)改进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实习工作一直受到学院的关注。建院之初,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学院曾一度将生产实习变相为生产劳动。此后学院将实习规范化,纳入在校学习环节的一部分,制定生产实习大纲,配备专业教师指导,并与实习煤矿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根据实习大纲的要求,拟订实习计划、实习进程表。1961年6月,为提高毕业生水平,检查教学效果,经安徽省煤炭厅批准,院党委决定毕业生以濉溪矿务局吴庄矿井为例,采用真矿井设计作为结业方式。由学院组成毕业设计委员会,对毕业设计进行指导。经过充分准备,学生于6月中旬全面展开设计,8月中旬完成初稿,9月底完成初步设计文件。参加设计的班级有本科采煤6105、6106班,本科井巷6104、6105班,中技324班,共有学生156人,先后参加指导的教师20多人。由于立足实际,此次设计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关注,当初步设计文稿提出后,安徽省煤炭厅即召开了吴庄设计审批会议,对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如开拓方式、水平位置、提升、运输、通风、排水、压气、供电、铁路运输和生产效率等,都表示同意。对于部分具体问题,如水仓容量、地面生产系统、地面建筑面积和位置、下山数目、不可预见费用等指出需修改或再作研究。这说明设计基本上符合国家要求,可以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采用真矿井设计是学院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尝试,整个过程中,在学院党委的重视、全体师生的努力和协作单位的支持下,同学们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更重要的是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随后,学院将毕业设计分成了两种类型:一是“真设计”,即采用真实的地质条件,按初步设计要求,到真实的矿井进行设计。1962年,毕业生做了谢三矿的延伸设计和八公山煤田的深部开拓设计,这些设计实践性强,能很好地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教学设计,即借现场地质资料,按教学设计大纲的要求来进行,如对李郢孜一矿、李郢孜二矿和谢三矿的设计。这些设计能够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水平,选择不同的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坚持“三个服务”,开展科学研究,解决现场问题

科研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学院党委对科研工作十分重视,鼓励师生进行学术研究。学院明确指出:“科学研究工作应该为教学服务,为生产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科学研究必须在党的领导之下走群众路线,先从学习掌握入手,然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解决现场问题,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当水平提高、条件允许时,也应该进行探索性的研究,攻尖端科学,搞创造发明。”建院之初,学院即成立院科学研究委员会,以及采煤、机电两个专业的科学研究分会,并配备了工作人员加强科学研究。

根据学院党委的指导思想,学院的科研方向主要结合教学、生产来进行。首先,有组织地开展了选题工作,由各学科委员会根据生产与教学需要以及研究的可能性,参照煤炭科学研究院所提出的重点项目,初步选取46个专题。经院科学研究委员会研究,选择其中有条件的、可行的10项,作为1959年的主要研究对象。由采掘学科负责其中的4项:掩护支架在倾角30°至40°煤层中采煤方法的运用、急倾斜煤层分层掩护支架采煤法、相似模型试验、掩护支架在40°至50°倾角煤层中的应用。由矿山机械学科负责3项:煤水泵、水枪、多井通风。由矿山电工学科负责3项:电线故障听诊器、防火花信号发送器、电子管时间继电器。确定选题后,由学院派专人到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并与其他院校、设计院、研究所、厂矿设计院等单位取得联系,搜集各项专题研究的参考文献。由学科主任召集课题组的教师,对资料进行梳理、分析、学习、研究,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通过开报告会的形式讨论,集思广益。得到初步成果后,由学科组织研究人员,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最后,由专人编写总结报告,说明理论依据、资料来源、研究过程、实验情况及成果应用等。

学院的科研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截至1959年5月,已完成5项专题项目:(1)撬板2型掩护支架,即42°倾斜煤层开采法,由采掘学科与北京煤矿设计院协作完成,经过实验成功应用于生产。(2)矿用大型电线故障听诊器,即探测电线短断路点,效果良好。(3)防火花信号发送器,即用在采煤作业中的信号,有高度防爆性能。(4)电子管时间继电器。用在自动化控制及远方控制,效果良好。(5)糠醛,即塑料原料,经实验效果不错。其中前4项,均由矿山电工学科负责完成。在理论成果方面,采煤教研组的教师在教学任务很重的情况下,抽调专人分赴各矿调查,写成《掩护支架采煤法在倾斜煤层中的应用》《矿山压力现场观测方法的研究》《矿山压力显现规律的研究方法》等论文。学生也利用所学知识展开研究。到安庆帮助当地小煤窑开发的学生,利用在校所学的理论,搞技术革命,进行科学研究。如试制成功“手板钻”“雷管接头压紧器”“畜力绞车”“脚踏抽水机”等,受到现场工人的高度赞扬。

此外,这一时期的教学研究成果也颇为可观。在教学及理论研究方面,写出教材47种,自制教具109件,完成各种教学法指导性专题总结39篇。成果主要有编写机电专业矿山学统一教材、矿山压力实验室研究的准备工作、通风线路电力模拟计算的实验室的准备工作及《有关水力采煤的几个问题》《通风计算图表》《瓦斯与煤突出实验室研究的分析》等。特别是采煤教研组,根据教师特长和需要,划分专题小组,使每个教师都有科研任务。在每个小组内均安排一名脱产教师,专门负责与生产现场联系,了解情况,收集资料,以便开展集体研究。部分学科还吸收学生开展一些小型的科学研究与实验,如电工学科结合电热理论教学,研究了电火花加工;物理学科在教授本科的电子管及无线电部分时,发动学生科研小组结合理论课程,装制了较复杂的三灯收音机,使学生学会了接线方法,对电子管的应用、无线电的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化学学科组织学生用木屑等原料试制了葡萄糖,并结合有机化学的教学进行炉渣水泥的实验,获得成功。

1961年《高校工作条例》颁布后,科研工作有了进一步发展。该条例指出,高等学校应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以促进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的提高。根据这一精神,并结合教师实际和学校设施设备状况,1962年12月,学院制定了《关于目前我院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规定了结合教材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该意见鼓励教师与安徽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各矿科研部门及其他有关企业进行合作,根据煤矿建设和农业生产的需要,开展专题科学研究工作,并要求各单位为业务水平较高的教授和讲师配备助手,使他们集中精力写出一批高水平的论文;还规定每年召开科学研究讨论会,请专家作学术报告,对科研成果实行奖励。这些举措推动了全院科研活动的开展和科研氛围的形成。1963年,学院编制科学研究项目计划,包括《水采矿井的开拓要素及其确定方法的研究》《井巷工程设计计算实例》《风动钻架的改进》《矿用电机车运输选型计算理论问题的研究与电机车结构上的合理参数的研究》《我国矿井提升合理一次提升量和提升速度研究(箕斗感应电动机拖动部分)》《煤自燃倾向程度测定》《煤和瓦斯突出危险指数测定》《煤尘爆炸装置》《建井流体机械设备》等,总计15项。其中淮南矿业学院作为协作单位参与的《水采矿井的开拓要素及其确定方法的研究》课题,被列入国家1963—1972年煤炭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是学校历史上的重要成就。

(三)人事管理与教职工队伍建设

1.师资培养计划

淮南矿业学院由中专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对教师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立校之初,师资力量存在严重不足。学院党委很快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想办法培养师资,挖掘本校教师潜力,引进与外聘教师相结合。

为培养教师,学校采取以下主要措施。培养辅导员(本校中专毕业生)开中专课,使有一定理论水平及教学经验的中专教师开本科课。在教学方面,采用现学现教的方法,开课教师每周抽出一两天或一学期集中抽出一两个月时间,到省内各大专院校听课,或参加教研组活动,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学习各种教学方式与方法。加强校内短期培训、长期培养,由教研组举办师资训练班,通过随堂听课、跟班上课及订立师徒合同个别包干等办法,促使中技教师在短期内弥补理论知识的不足;或对中专教师进行长期培养,以将其教学能力提升到本科教师或助教的水平;同时选送一批中专教师及中专、预科毕业生到国内各大学跟班进修学习,按不同情况分为1—5年的期限,完成学习后回校担任本科教师或助教。

为保障教学计划的进行,由专业课教师开普通课及基础技术课,采用大班上课、小班辅导的形式,以解决讲课教师不足的问题。在不违背教育计划系统性、连贯性的原则下,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先开有教师的课,后开缺教师的课;授课教师多的课多开,教师少的课推迟开。同时,请有关部门调派教师。如1959年秋,安徽省煤炭厅增调教师5人,其中有2人开本科课;1960年,煤炭工业部将留苏归国的副博士沈光寒、王德民等人分配至淮南矿业学院任教。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聘请厂矿工程技术人员来学校兼课。

2.充实师资队伍

尽管建立了完善的组织领导机构,但淮南矿业学院毕竟是一所年轻的高校,办学过程困难重重。学校当时面临着“一差一无一少”,即条件差、无教授、设备少的局面,不少教师顾虑重重。学校升格为本科高校后,于1959年秋季招收本科生200人,中专生300人,预科生100人。按此计划,三年后的在校学生总数将达1900人(包括本科生800人,中专生900人,预科生200人)。除此之外,学校自1958年起为福建省培养采煤、建井、机电3个专业的大专班3个,于1960年毕业。1960年暑期后,合肥工业大学支援转入4个本科班四年级学生120人,包括建井2个班60人,采煤2个班60人,这些学生成为淮南矿业学院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学生数量的增多,对教师的数量、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教师整体的情况而言,教学能力普遍不足,能开设本科课程的教师仅25人,其中专业课17人、基础课2人、普通课6人,按教师与学生数比1∶10计,尚缺教师33人。而有能力开设本科课者,又以专业课教师居多,普通课、基础技术课教师则远不能满足需要。虽然学校已升格为本科高校,但教师均是第一次开设本科课程,他们对教学大纲的理解、教材内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运用存在不足,急需进一步提高。因此,师资力量的培养和补充,成为淮南矿业学院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加强对原有教师的培养外,学院还通过外校调入等方式充实和建设师资队伍。1960—1961年,合肥工业大学采矿和矿山机电等专业的部分骨干教师调入淮南矿业学院,他们是王家廉、冯豫、陈冀飞、陈铨、荆自刚、李白英、李卫凡、黄勇健、王良军、常福海、牛彦英等。一批教授、讲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到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淮南矿业学院的师资水平。

1961年,在全校3个专业的52门课程中,有18门课程存在教师短缺的现象,一些刚毕业的青年助教和中专教师,不得不承担本科课程的讲授工作。1962年,借全国高校调整之机,学院党委副书记冯尊美、教务处副处长王家廉前往北京、济南等地,从北京矿业学院、山东煤矿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调入一批有经验的教师。到1963年时,全院师资队伍达11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4人,讲师26人,助教28人,其他教师59人(能开课的教师38人)。在117名教师中,教龄在10年以上的7人,5—10年的40人,不满5年的70人。鉴于青年教师占大多数,对他们的培养和提高成为当时的重要任务。为此,学院根据教学需要和个人专长,确定青年教师的进修方向,安排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指导,给每个青年教师一定的教学任务,让他们定期试讲,通过实践来熟悉教学环节。对刚开课的青年教师,由专人负责,帮助他们备课、写教案;组织业余外文进修班,提高教师的外文水平;坚持以在职进修为主,又多方争取派出进修、旁听,以及参加协作组、学术会议等。两年时间共派出进修教师3名、旁听2名、各种技术出差20多人次。此外,教研室每周都定期组织业务活动,内容有讨论和交流教学方法,对重点、难点的讲解,教材的分析,举行读书报告会等,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调整精减人员

在培养高质量教师的同时,学院还进行了人员精减。为缓解“大跃进”期间的冗员及三年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经济困难,1961年,党中央曾指示大力精减职工。1962年2—5月,又连续发出《中共中央关于1962年上半年继续减少城镇人口七百万人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减职工和减少城镇人口的决定》。根据文件精神,各部、省、市分别就自身的实际,对职工进行了调整和精简工作,淮南矿业学院也在其中。

自1958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后,淮南矿业学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原有的一些机构已经不适应本科教学的需要,同时一些附设机构人员大量超编。1961年,全院教职工有618人,其中属于本科教学和工作的人员仅有240人,包括教师83人、职工157人,而附设机构的人数却达378人。根据“八字方针”“高教六十条”等中央文件和煤炭工业部阜新会议精神,自1961年开始,淮南矿业学院进行了调整和精减人员的工作。

首先是组织机构的调整。1961年9月11日,院务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决定将中技与本科分开,建立中技部机构,下设办公室、教务科、总务科。原总务处教学设备科划入教务处建制,改为教学设备管理科。撤销伙食科,建立5个食堂。根据人员情况,教务处与采煤系、机电系,生产福利处与总务处,暂合署办公。此后中技部成为相对独立的部门,但仍是矿业学院的一个分支,称“淮南矿业学院附设中技部”,由总务处处长刘奎锡担任主任,下设采煤、机电、建井3个专业,保持600人的规模。1962年6月,根据煤炭工业部的指示,中技部与淮南矿业学院分离,于8月1日与淮北煤矿学校、九龙岗技校合并成立淮南煤矿学校,师资以矿院中技部为主,学生由淮北煤矿学校和矿业学院中技部组成,校址设在九龙岗技校。

其次为教职工的精减。按照安徽省和淮南市关于精简工作的文件精神,学院首先决定撤销九龙岗农场,精减了大量农副业人员。随后按照实习工厂主要是为教学服务的精神,又精减了一批工业生产人员。根据上级关于1962—1963年度精减学校人员方案的通知,报煤炭工业部核准,学院1962年末保留教职工数为251名,多余人员应进行精减。为此学院成立精简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笑散任组长,保障精简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先是通过认真研究,确定精简方案。进而对各单位的现有人员进行摸底排队,了解其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工作能力、健康状况、家庭住址及本人的思想动态等,结合各单位的工作安排,提出可精减人员的名单,经学院党委和行政会议研究,再行确定。为消除被精减人员的顾虑,学院对需要精减人员进行分类、分批、分期安排,逐个谈话。到1962年底,共精减教职工264人,包括干部51人、教师74人、工勤人员139人,约占原有人数的43%。学院对精减人员做了妥善安置,全院精减的264名教职工,有109人(大多数为工人)回原籍参加农业生产。其他人员有的参加城镇街道、厂矿企业的生产,有的到淮南煤矿学校、中学等担任教学工作。另有5名教师和干部因年老体弱、长期有病和残疾军人的身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列入编外供给。

淮南矿业学院的人员调整和精简工作,均按照党中央、煤炭工业部和安徽省委、淮南市委的有关精神开展。院党政领导对此极为重视,做法上也比较慎重、到位。对所有涉及调整或精减的人员,基本能够保证他们思想上接受,安置上各得其所。这次精减符合国家压缩城镇人口、支援农业生产、节约财政开支的整体要求,也有利于学院的健康发展。

(四)硬件设施建设的加强

设备充实和设施改善是学院这一时期的重要工作。淮南矿业学院刚成立时,各项设施及物资配备存在严重不足,大多数专业都需要相应的实验室,但实验设备的配置较为薄弱,珍贵仪器仅有一架工业电视机、一架拉力试验机,距离一所本科学校的需要还相差甚远。加之1958年“大炼钢铁”时外调了一批设备,导致1959—1960年的实验课几乎无法正常进行。为此,学校将加强实验室建设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自1960年开始,学院成立了教学设备管理科,具体负责全校实验室的设备管理、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同时利用有限的设备经费购置仪器设备,充实各专业需要的实验室,还积极争取从淮南矿务局各矿调拨闲置的大型设备,以解决部分专业实验课的需要。1962年2月21日,学校制定《“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草案)》,共分10章,包括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规则、仪器设备的购置、危险品的管理办法、精密仪器的管理办法、验收和登记、保管保养检修清查、借用、赔偿、调拨、设备安装等。对于一所工科院校,这一草案的颁布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对实验室建设及实验设备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到1963年初,全校已在原有9个实验室的基础上,调整建成普通物理、普通化学、材料力学、金工、普通电工、矿山电工、采矿机械、流体机械、通风安全、矿山压力、井巷工程、建筑材料、测量仪器、采煤模型、地质标本、水文与工程地质、矿山运输与提升等17个实验室,仪器设备共有2128件,价值达86.655万元。按照3个专业所设课程的教学大纲最低要求,已能开出的实验达125项,占应开实验项目(233项)的50%以上。实验设备的管理工作,经过清仓核算、质量鉴定和材料消耗定额等,也逐渐步入正轨。此外,教学实习工厂的规模也有所扩大,有车床、刨床、钻床等设备25台,价值20万元,基本上满足了校内实习的需求。

图书馆及资料室的建设同样得到加强。学院组建时,图书馆的藏书多为基础课书籍和资料,珍贵图书几乎没有,因此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1961年9月,《淮南矿院图书馆借书规则》颁布,图书文献的购置、借阅进一步规范化。在学院的努力下,馆藏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并购入了一定数量的善本书、珍本书和大型工具书。截至1963年,藏书达13905册,有中文图书11405册,外文图书2500多册,图书保证率达200余册/人。期刊498种671份,其中中文期刊202种363份,外文期刊137种137份。为适应教学的需要,还开辟了内有30个座位的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也得到了扩充,各种参考书达3000多册,有209个座位。同时资料室也得到了充实,共收录有资料6000份,包括整套设计120部。学院还与各厂矿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相互交流情报资讯。总体而言,在当时物资供应紧缺的情况下,学院对实验设备、图书资料非常重视,为师生在课堂内外构建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也为教学和科研创造了较有利的条件。

(五)整风、反右派斗争及甄别平反的进行

1957年4月,党中央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全国范围内的整风运动由此展开,不久又开始了反右派斗争,淮南煤矿学校也投入其中。但是反右派斗争被严重地扩大化了,造成了不幸的后果。从1961年9月开始,根据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淮南矿业学院由党委书记、副书记、组织部等部门的负责人,成立甄别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认真研读了中央、部(委)和省、市有关甄别问题的方针政策,领会甄别工作的目的、意义,决定从人事处、保卫处和教学单位抽调多名人员,组成甄别办公室,专门负责甄别工作。负责甄别的人员首先分别召开熟悉情况者座谈会,通过回忆、查阅文件、个别询问等方法,收集材料。经过反复研究摸清情况,先区别需要甄别的对象。然后选取5名对象作为典型,在甄别小组和院党委会上进行研究,讨论纠错的方法步骤。还召开由领导、群众和当事人三方面的会议,在关键性问题上力争达成共识。通过典型案件总结经验,再进行进一步工作。在工作中,甄别小组坚持原则,凡是是非不清、结论不当的,坚持复查,坚决予以纠正,重新作出结论;凡是材料不足的,一定补足材料;凡是遗漏的对象,坚决列入被甄别的范围,力求公正。为做好甄别工作,学院领导找甄别对象谈话,面对确实存在误判的人员,为过去的失误道歉。甄别小组多次鼓励当事人员,主动找甄别对象沟通意见,表达歉意,消除他们之间的隔阂。1962年10月,甄别工作基本结束。

总之,洪山煤矿职业学校的建立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煤矿行业建设的需要。尽管这一时期办学条件极为艰苦,各方面的资源也严重不足,但师生们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作风和乐观昂扬的精神,老师们悉心教导,同学们刻苦学习,对各项活动也积极参与。1953年春,学校迁往淮南,改名“淮南煤矿工业学校”之后,学生规模和校园占地面积迅速扩大,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在此基础上,学校大力进行教学改革,将学生应用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作为教学工作的突破口,教育教学质量大为提高。截至1957年6月,学校为煤炭行业输送了1071名毕业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我国煤炭行业的骨干。1958年7月,淮南煤矿学校升格为淮南矿业学院,尽管这一时期受到一些影响,但淮矿人认真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抓住教学中心工作,重视科学研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其后学校的发展做了较为充分的准备。